2025年6月17日,加拿大艾伯塔省卡纳纳斯基斯(Kananaskis)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进入第二日。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与来访的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举行了双边会谈,内容聚焦打击恐怖主义、推动清洁能源合作,以及应对“跨国压迫”等全球性议题。

会谈强调合作与共同价值
总理卡尼在会谈中表示:“此次交流体现出印度在全球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加拿大期待与印度携手,推动人工智能、安全合作和经济发展。”总理莫迪则表示,G7邀请是对印度的认可,印加关系“在多个领域拥有共同愿景”,并强调印度将致力于维护全球和平与正义。
据总理办公室提供的信息,会谈还涉及改善贸易便利性及强化印加在印太地区的合作。
G7声明首提“跨国压迫” 指向敏感外交问题
在峰会发布的多项联合声明中,“跨国压迫”(transnational repression)首次被明确列入。声明指出,各成员国承诺反对任何形式的跨境恐吓、暗杀、技术监控和威胁行为。观察人士认为,该声明虽未点名,但背景指向包括印度、中国、俄罗斯在内的一些国家在民主国家境内所进行的敏感活动。
这项声明在加拿大国内尤其引发锡克社群关注。2023年,加拿大情报部门曾指控印度政府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锡克领袖哈迪普·辛格·尼贾尔(Hardeep Singh Nijjar)遭枪杀事件有关,导致加印关系一度陷入危机。
锡克社区批评邀请决定 政府强调人权立场不变
尽管此次邀请莫迪出席G7峰会,加拿大政府表示,此举旨在加强国际合作,并不影响其对人权和民主的坚定立场。加国多个锡克社区组织则表示强烈不满,并在峰会期间举行抗议活动。
活动人士指出,“跨国压迫不仅是一项政策问题,更关系到移民社区的安全和基本权利。”
安全对话持续推进 外交解冻迹象初现
尽管双边关系经历低谷,加拿大与印度继续维持安全和反恐对话渠道。根据《卫报》(The Guardian)报道,两国近期已恢复情报合作,重点聚焦极端主义风险管理和地区安全稳定。
与此同时,加拿大官方对莫迪来访保持审慎而务实的态度,强调“对话并不意味着放弃责任问责”。(LJI by R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