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沉悠远的“熄灯号”声中,一段尘封的历史被缓缓唤醒,沉思与敬意在会场悄然升腾。2025年7月5日,由世界反法西斯暨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组委会与加拿大华人同乡会联合总会联合主办的“历史回顾研讨会与抗战历史图片展”在大多伦多地区旺市隆重举行。

熄灯号象征战争的远去,同时也向所有在战争中牺牲的生命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出席活动的嘉宾包括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罗伟东、列治文山市议员崔冰辉、马来西亚驻多伦多荣誉总领事Henry Lee、前联邦国会议员梁中心,以及来自大多地区的抗战将领后代、学界代表和约70家华人社团负责人,近200人共襄盛举,共同见证这场跨越时空的纪念仪式。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共筑和平愿景
活动分为主题演讲和图片展览两个板块,通过演讲人的亲历叙述和影像图史的真实记录,追忆抗战岁月中的血与火,缅怀为国捐躯的英烈精神,激发海外华人共守和平、铭记历史的文化共识。

组委会共同主席王体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历史见证。海外华侨在抗战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段历史值得代代相传。

共同主席刘熹特别感谢远道而来的温哥华学者桑宜川,他带来《川军出川》图片展,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中国西部战场的抗战历史与川军英勇赴战的壮烈场景。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罗伟东则指出,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次纪念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他希望广大侨胞继续弘扬抗战精神,团结奋进,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联邦参议员胡元豹通过视频致辞回顾加军在香港保卫战中的英勇表现,并指出加拿大公众对亚洲战场的了解仍有限,此类纪念活动有助于还原历史全貌。
前联邦参议员胡子修则远从新加坡发来贺信,对主办方的策划与组织表达由衷敬意,称赞活动展现了华人社区对历史与和平的共同珍视。

家国故事:从个体回忆勾勒抗战全景
在主题演讲环节,多位演讲嘉宾从亲身家史出发,重温抗战记忆:

加拿大香港保卫战退伍军人协会的Jonathon Reid先生,讲述其父亲参与香港保卫战的经历,分享家庭如何代代传承保家卫国的信念。

- 前法官萧美珍(Nancy Siew)讲述二战时期海外华侨以捐款、募医、宣传等方式支援祖国抗战的壮举,展现了全球华人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怀。
- 朱德元帅外孙女刘丽回忆其母在苏联被德军囚禁于集中营的经历,从女性和儿童视角揭示战争的残酷与纳粹的暴行。
- 抗日将领韩多峰之女韩进雯、黄埔后代梁中心分别回忆其父亲参与抗战的英勇事迹。
- 温哥华学者桑宜川则介绍《川军出川》展览背后的故事,希望后人铭记川军千里奔赴抗日前线的无畏精神。
此外,包括加港军团代表Larry Lau、川军将领后代曹一凡、UBC学者刘静、蒙特利尔华总会主席曹寿康等嘉宾也分别从学术与个人视角出发,深化了对抗战历史的理解。
影像纪实:用照片唤醒尘封记忆

与研讨会同期举行的“抗战历史图片展”汇聚主办方历时一年多搜集整理的珍贵史料,精选300余幅照片,涵盖正面战场、敌后抗争、川军出川、海外支援、南京大屠杀等多个专题。许多照片为首次公开展出,以时间为轴线、事件为纲目,全景式呈现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

展览中,不仅可见浴血奋战的将士、被毁家园的民众,也有侨胞筹款支援的动人画面。在“南京大屠杀”展区,一张张揭示日军暴行的图片令观众沉痛凝视,提醒世人铭记历史,守护和平。

这些影像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一种文化传承,通过视觉语言唤起公众对民族苦难与抗争精神的共鸣。
仪式与文化:和平精神的传承载体
活动现场,华人书法家李祥民以红墨挥毫书写“爱国团结”四字,并将作品捐赠主办方,以此铭刻民族精神。
在诗朗诵环节,原创作品《血色丰碑》被四位朗诵者深情演绎,声声铿锵,仿佛时光倒流,重现80年前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
多位企业家和社团代表也出席支持活动,包括水寿松、林华、王波、陈浩、郭晓峰、咸生林等人,他们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和平价值的坚定支持和对主办方工作的高度肯定。
组委会主席张俭在答谢致辞中表示:“80年前的中国国弱民贫,但民族意志不屈。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我们今天的纪念,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铭记奋斗,激励后人。”

尾声:历史之光照亮未来
这场纪念活动不仅是对抗战胜利的缅怀,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精神的凝聚。通过家族故事、图片展览与思想交流,唤醒了华人社区沉淀于心的记忆,也为推动全球和平注入新的力量。(LJI by R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