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能引发食源性疾病——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的细菌,堪称“隐形杀手”。据估计,仅在美国,每年就有约135万人感染该菌,是食物中毒导致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传染病专家霍曼医生(Dr. Elizabeth Hohmann)指出,沙门氏菌不仅能引发典型的胃肠症状,有时还会引起一些罕见甚至危险的并发症。例如她曾收治一位出现腹主动脉瘤感染的患者,检测竟发现病因是沙门氏菌。
“它是一种非常‘狡猾’的病原体,某些情况下甚至令人毛骨悚然。”——霍曼医生
一、沙门氏菌从哪里来?
沙门氏菌常存在于生或未熟的食物中,包括:
- 面包屑包裹的生鸡肉(如鸡块、鸡排)
- 有机罗勒(basil)
- 哈密瓜、牛肉末、花生酱、饼干生面团
- 生鸡蛋、未经消毒的牛奶和面粉
此外,后院饲养的家禽、宠物如乌龟、青蛙,甚至狗粮也都曾在沙门氏菌的多州爆发中“榜上有名”。
“它主要通过粪便传播,也可污染环境、土壤和潮湿的机械设备。”霍曼医生解释说。
二、感染后的症状有哪些?
典型沙门氏菌感染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包括:
- 胃痛、腹泻、恶心、呕吐
- 发作时间可在食用受污染食物6小时后迅速出现
- 多数人在2~3天内自愈
但部分人症状可能严重,包括高烧、剧烈腹痛、血便、极度乏力,此时应立即就医。
三、需要治疗吗?
多数患者无需药物治疗,补充水分、防止脱水最为关键。但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联系医生:
- 高烧(>102°F / 38.9°C)
- 腹泻超过三天未缓解
- 血便
- 呕吐严重无法进食或饮水
使用抗生素的矛盾点: 有时服用抗生素会让患者排菌时间更长,增加传染他人的风险(尤其是食品从业者、护理人员)。
四、可能引发哪些并发症?
尽管多数感染轻微,但高危人群更易发展成严重感染,包括:
- 65岁以上老人
- 孕妇
- 5岁以下儿童
- 免疫系统受抑制者(如癌症患者、器官移植者)
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菌血症,感染转移至泌尿道、关节、骨骼或中枢神经系统。极个别病例会引起动脉感染并发症,如主动脉瘤感染。
五、如何预防沙门氏菌?
美国疾控中心(CDC)和霍曼医生建议:
✅ 厨房卫生:
- 生食(包括蔬果)切过的案板、盘子要用热水肥皂彻底清洗
- 尽量分开使用案板处理蔬菜、水果和肉类、鱼类
✅ 及时冷藏:
- 熟食、剩饭菜、易腐食品两小时内冷藏或冷冻
✅ 手部清洁:
- 做饭前、如厕后、接触动物或换尿布后务必洗手
✅ 特殊人群注意:
- 小孩避免接触高风险动物(如乌龟、青蛙、小鸡、小鸭)
- **宠物园(Petting zoo)**活动后,立刻洗手或使用消毒液
- 老人及免疫功能差者需彻底洗净和煮熟食物
- 器官移植者应避免饲养爬行动物或两栖动物作为宠物
“我们不想让人对生活过于焦虑,但如果家中有易感人群,就必须更加小心。”霍曼医生提醒。
加美健康温馨提示:
沙门氏菌虽常见,但防范措施并不复杂。注意厨房卫生、养成良好习惯、特别照顾脆弱人群,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健康守护。
